首页

上海熙熙女王

时间:2025-05-30 05:35:17 作者:浙江温州:打造“温暖之家”吸引两岸“家人”相聚谋发展 浏览量:38464

  中新网温州5月29日电(周健)“第一次来到温州就感觉特别亲切,因为我生活在台湾的温州路上,附近还有丽水路、绍兴路……到温州就像到家一样。”5月29日,2025浙江·台湾合作周温州专场活动在浙江省温州市举行,台湾一嘉宾在致辞时发出上述感慨。

  当日,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、行业协会代表、企业代表及在温台商台青等近300人相聚一堂,共话温台各领域融合发展新篇。现场,一个个项目签约、一项项政策发布、一位位嘉宾分享……让台胞在温州更加感受到“家的温暖”。

2025年5月29日,浙江温州,2025浙江·台湾合作周温州专场活动现场。 温州市台办 供图

  “家人”共享开放新机遇。活动期间举行了海峡两岸(温州)大健康产业园项目签约暨两岸创新载体落地仪式,其中,新签约台资项目16个、场外签约项目12个,总投资额达41.84亿元,涉及医疗健康、智能制造、健康食品等多个领域,成为温台两地优势互补、互利共赢的生动实践。

  青年则是“家庭”的活力源泉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台青奔赴温州,施展才华。台青潘先生已在温州生活和工作了近10年,如今是温台融合青年创业基地的负责人。据悉,该基地通过开展网络宣传和线下走访等方式,招引台青来到温州创业,并为他们寻找资源、提供服务。

  “大陆给了台青很多机会,所以我也想发挥自身力量,当好两岸青年沟通交流的桥梁。”潘先生分享道,无论是营商环境,还是日常生活,温州给予台青的创业保障补助力度都非常大,“这让我非常安心,于是决定在温州扎根”。

  为了进一步吸引台青来温创新创业,当日还发布了温州支持台青发展政策,内容涵盖创业扶持、就业指导、生活保障等八方面措施。譬如,温州每年将推出220个以上实习岗位和240个以上就业岗位,招引台青来温实习就业;为来温实习就业的台青提供2个月的台青公寓免费入住保障……

  此外,文化是“两岸一家亲”的重要纽带,近年来,温州发挥地域文化特色,促进温台文化、体育、教育等各领域交流合作。活动现场发布了两岸基层交流系列活动,未来将深化民间互动,向两岸同胞传递文化交融的好声音。

  据了解,2025浙江·台湾合作周温州专场活动期间还举办了海峡两岸肿瘤防治大会、两岸运动健康与康复交流会、两岸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会、两岸涉台专业协会交流活动等系列专题配套活动,深入拓展温台合作渠道,推动两岸融合发展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斯巴达勇士儿童赛北京站:12705名中国少年创纪录

湖北五峰3月28日电 (董晓斌 杨威)“今年春天气温低出茶晚,还好茶叶长势不错,趁今天开园我采了7斤多。”28日中午,在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,茶农郑昌林将刚采摘的鲜叶送到五峰汲明茶叶专业合作社,卖了近300元。

一季度雄安新区集中开工56个项目

卢鼎亮: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维权案件多集中在新能源汽车行驶安全、电池质量纠纷、售后服务争议、汽车数据存储争议等领域。例如,消费者维权中对新能源汽车行驶中断电、汽车自燃、自动驾驶系统失灵、充电故障、续驶里程缩水、不兑现承诺、价格快速变动、售后服务及维修体系配套滞后等问题尤为关注。

【杭州亚运会】印尼举重选手破世界纪录后“秀肌肉” 韦胤廷提前出局

被告人魏某某、周某某均未取得武装部队制式服装销售许可。2023年5月至6月,魏某某通过微信与周某某联系购买仿制武装部队制式服装,由魏某某通过其经营的抖音店铺进行销售,周某某从上门推销的流动商贩处购买仿制作训服、作训帽、迷彩标识等并打包发货。经查,周某某共向魏某某出售仿制21式作训服等军服900余套,21式迷彩帽等军帽600余件,臂章、胸标等标识500余件,销售金额达26万余元,违法所得1万余元。魏某某将上述仿制武装部队制式服装出售给他人,销售金额达29万余元,违法所得1.9万余元。经鉴定,查获的物品均为现制式军服(仿冒军服)。案发后,魏某某、周某某均已退缴全部违法所得。

政府工作报告深读|5%左右GDP增长目标怎么看?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影响几何

本届物流节聚焦物流降本提质增效,将在接下来的3个月时间内,通过绿色物流企业参访问诊、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大会、圆桌对话、物流安全展播、“降本增效”示范案例征选等系列活动,全面展示宁夏现代物流行业发展成果,学习兄弟省份先进做法,助力宁夏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。

山西太原:烹饪高手厨艺比拼

对此,陈宜芳表示,首先,《条例》进一步明确了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,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,防范消费纠纷的发生。其次,《条例》畅通投诉举报渠道、强化调解等,有利于构建多层次、高效率的消费纠纷化解机制,促进诉源治理。再次,《条例》完善惩罚性赔偿、预付式消费、七日无理由退货等制度,为人民法院提供新的裁判依据。《条例》第49条第1款首次明确,商品或者服务的标签、标识、说明书、宣传材料等存在不影响商品或者服务质量,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,经营者不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,这对人民法院审理消费欺诈案件具有重要的规则意义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